2019年6月24日 星期一

Chernobyl 切爾諾貝爾:傷心的兒童

一口氣看完了迷你劇集《Chernobyl》, 說真的, 看了後心情有點沈重, 在這個時刻看它, 感受更深。顧名思義, 劇集以當年核電廠事故為骨幹。 開首主角 Legasov 的獨白 What is the cost of lies? 已經帶出劇集的主題: 謊言的代價。
 
網上圖片

以下含劇透:

核電廠發生爆炸後, 當晚負責測試的副工程師已經知道事態嚴重, 他只想到淡化事件, 堅持一切受控, 更讓消防大隊來救援。核電廠的部分員工和附近居民還蒙在鼓裡, 民眾更到外面看那熊熊大火。 廠長和總工程師只想到自己的仕途, 事後只想撇清關係。 在當地委員會匯報時, 有人在途中看到情況, 質疑情況並不如負責人所說的, 建議疏散居民, 結果老領導一錘定音, 要相信政府相信黨, 更要封鎖地區, 切斷電話線。政府的緊急會議中, 高層起初也不以為然, 科學家出席會議, 也只是當花瓶而已。 要不是主角忍不住插話, 認為災難比報告說的更嚴重, 世界現在會變成怎樣呢? 

後來開始收拾爛攤子, 清理災場。原本想利用從西德購買的探測車幫忙清理, 豈料一開啟就掛了。 因為要配合官方立場,  對外聲稱的輻射值比現實的大大減少了, 結果探測車不管用。 因為面子問題, 他們不可以向國際求助, 最後調派軍人到屋頂清除石墨。他們不可以待在那兒超過90秒。 劇集中的這一幕沒有多餘對白, 軍人努力撿起石墨, 拋出屋頂外, 配上輻射的音效, 實是動魄驚心。

到了第五集大結局, 核電廠廠長、總工程師和副工程師接受審訊。 Legasov 要上庭作證, 儘管早知審訊結果如何。Legasov 早在國際原子能機構作證時, 已經知道核電廠爆炸的起因除了是當晚的人為錯誤外, 核電廠的設計缺陷也是主因。 同一設計的核電廠在國內一直運行。 然而他那時候絕口不提, 期望能夠換來政府正視問題, 可惜希望落空。 他最終推翻了在維也納的說法, 說出真相, 同時也付出了代價。  政府不再讓他參與科學活動, 更會監視他一舉一動, 而且他在庭上的供詞也不會給報導。 原來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如此簡單。

翻看資料, 劇集的創作及編劇 Craig Mazin 原來曾經有份編寫 《攪乜鬼奪命雜作》第3及第4集和《醉爆伴郎團》第2及第3集, 是不是令人意外呢。 

  


16 則留言:

  1. 回覆
    1. 一路睇, 一路驚, 因為知道佢地嘅結局如何

      刪除
  2. 所以大家明白為何香港咁多人上街。

    回覆刪除
  3. 單睇故事大網都感到沉重呢,加埋對號入座,感受更深。^^”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因為知道佢地結果如何, 一邊睇, 一邊驚

      刪除
  4.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wy-LnKrhli0

    回覆刪除
  5. 最近很多人介紹這套。我在看動畫My Hero Academia(好正能量!),之後會看這套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我已經好少睇動畫 ^^
      呢排連劇都少睇, 無心機

      刪除
    2. 2019 till now 最強劇集。

      last episode mentions "bridge of death",觸目驚心!

      刪除
    3. IMDB 評分 9.6
      第一集就係講呢條死亡之橋, 仲睇熱鬧, 未知大難臨頭

      刪除